军事频道
“争气机”为何再次牵动世界的目光 不仅是航空工业,秉持着自立自强的精神,在基础研究与前沿科技领域突破不断:“天眸芯”性能超越传统视觉算法;“神威·太湖之光”超算一度领跑全球;搭载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“本源悟空”开启量子算力新纪元;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12颗卫星发射升空,开启全球“太空计算时代”;“奋斗者”号探万米深海、天和核心舱筑梦太空、首次实现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;C919大型客机翱翔天际,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刷新“速度”…… 在研制飞机时的新技术不超30%的国际惯例下,歼-10新技术率超过60%,还创造了试飞史上“零伤亡”的奇迹,足见歼-10自研的“含金量”。2006年,歼-10成建制装备部队,开始形成战斗力。这架被称作人“争气机”的战机,凝聚着“银河号”事件中的屈辱、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的愤怒、王伟烈士壮烈撞机的呐喊,将民族的悲愤化为奋发图强的动力,一代又一代航空人用“甘坐冷板凳”的赤子之心、用“一步一个脚印”的坚毅品质,实现了战斗机从“望尘莫及”到“并驾齐驱”的跨越,印证了人困难越大、志气越坚的硬核精神。 歼-10的诞生与成长,本身就是一部自主创新的奋斗史。在上世纪80年代立项前后,有工业基础薄弱、经费不足的困难,也有“不如拿着研发经费买外国机再改装”的质疑,还有打算同美国合作改造歼-8却遭反悔的被动。看着世界上以美国F-16、法国“幻影”2000、苏联苏-27为代表的主战装备已发展到第三代甚至第四代,而我们的飞行员在远航时还得依靠地图和罗盘时,航空人下定决心,选择了“不要等,不要靠,也不要指望外国人会帮我们”的自主创新之路。。
责编:魏然
审签:
责编:魏然
审签: